1987年NBA选秀大揭秘:皮蓬如何从被低估的新秀逆袭成传奇

 1987年NBA选秀大揭秘:皮蓬如何从被低估的新秀逆袭成传奇

1987年的NBA选秀大会被认为是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选秀年份之一,其中,斯科特·皮蓬(Scottie Pippen)作为第5顺位被选中,最终逆袭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二号位球员之一。本文回顾了皮蓬被低估的原因以及他如何在芝加哥公牛队与迈克尔·乔丹(Michael Jordan)携手取得辉煌成就,并探讨了当年其他高顺位球员的职业生涯。

在1987年的NBA选秀大会上,众多后来成为联盟传奇的球星纷纷被各队挑中,这一届选秀大会注定成为篮球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然而,在这星光熠熠的选秀名单中,斯科特·皮蓬(Scottie Pippen)的逆袭之路尤为引人注目。

当时,皮蓬以第5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,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意外的选择。尽管他的身高达到了1米98,但在当时的NBA,内线位置更看重力量和体格,皮蓬相对单薄的身材并不占优势。此外,他在选秀会上的体测成绩平平,动作显得有些笨拙,这也让不少球队对他的潜力持保留态度。

回顾皮蓬在中央阿肯色大学的大学生涯,他的数据表现也并不特别突出。生涯最高场均得分23.6分在NCAA中并不算耀眼,而同期被选中的其他内线球员,如查尔斯·奥克利(Charles Oakley)和肯尼·沃克(Kenny Walker),大学时期的数据则更加亮眼。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皮蓬在选秀大会上被低估。

然而,皮蓬并没有被这些质疑声击倒。被选中后,他迅速在公牛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。作为一名新秀,他场均能得到7.9分、4.3个篮板和2.1次助攻,展现出了不俗的潜力。特别是在防守端,皮蓬凭借出色的防守意识和身体素质,很快成为了公牛队的防守核心。

1990-91赛季,皮蓬的职业生涯迎来了转折点。他场均数据大幅提升,得到16分、8.7个篮板和6.8次助攻,与迈克尔·乔丹携手带领公牛队杀入总决赛。尽管最终未能夺冠,但皮蓬的表现已经赢得了广泛的认可。

1991-92赛季,皮蓬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。他常规赛场均能得到21.2分、8.7个篮板、7.8次助攻和2.7次抢断,防守端更是多次入选最佳阵容。在这个赛季的总决赛中,皮蓬与乔丹组成的“飞人幺机”攻防兼备,帮助公牛队击败了波特兰开拓者,夺得了皮蓬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总冠军。

此后的几个赛季,皮蓬一直是公牛队的绝对核心,与乔丹携手再夺两次总冠军。直到1998年乔丹退役后,皮蓬才开启了自己的“流浪”时期,先后效力过休斯顿火箭和波特兰开拓者。2003-04赛季,已经37岁高龄的皮蓬重返芝加哥公牛,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。

在NBA生涯中,皮蓬共摘得6枚总冠军戒指,两次入选最佳阵容,7次入选全明星阵容,成为了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二号位球员之一。他的逆袭之路不仅彰显了他个人的顽强品质,更为后人树立了一个不断追求梦想、勇于挑战自我的典范。

当然,我们也不能否认当年排在皮蓬前面的那4名球员的成就。第1顺位被活塞选中的大卫·罗宾逊(David Robinson)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中锋之一,职业生涯拿下2次总冠军、1次MVP、1次最佳防守球员和10次最佳阵容。第2顺位被76人选中的阿里纳斯(Armen Gilliam)和第3顺位被公牛选中的奥克利同样在NBA取得了不俗的成就。

然而,与这些球员相比,皮蓬的逆袭之路更加传奇。他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彻底改写了当初被低估的评价,证明了天赋固然重要,但坚韧不拔的个人品质才是决定职业生涯高度的关键。

1987年的NBA选秀大会,不仅见证了皮蓬的逆袭传奇,也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被选中的球员都有无限的潜力。最终的成就,更多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天赋、勤奋和顽强拼搏。皮蓬的故事,无疑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永恒的榜样。

热门篮球资讯 更多》
顶部
顶部